学术科研ABOUT US

活动报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报导 > 正文

桂建芳院士谈从鱼类生物学基础到鱼类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27来源:

(海燕策略官网通讯员 吴淑敏 供图 王艾金)5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桂建芳做客水产讲坛,在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B1楼报告厅以从鱼类生物学基础到鱼类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发展——鱼类等水生生物如何惠民生?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海燕策略官网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海燕策略官网教授李大鹏主持。

报告伊始,桂建芳院士以水生所为例介绍了鱼类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百年发展历程。同时,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他本人与银鲫等鱼类结下的不解之缘,并始终坚持探寻鱼类遗传育种的奥秘,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他以自身求学、科研的经历及感悟勉励青年“做好自己当时该做的事”。他提到,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把当下所处阶段的事情做好了,后面的事情就会做得更好。

尽管银鲫倍性高、研究难度大,桂建芳仍选择迎难而上,不断攻克银鲫育种难题,培育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等主养品种。桂建芳指出,银鲫是经两次多倍化事件导致的六倍体。他发现,银鲫雌核生殖后代早期高温养殖可导致雄性发生,并揭示温度决定和遗传决定在银鲫性别中的起源和转换。他阐述了foxl 2重复基因的功能歧化及其在多倍体银鲫性别决定和分化中的作用,并发现外源基因组整入可发生性染色体转移与生殖方式转换,且产生了八倍性银鲫。伴随倍性提升产生的双四倍体恢复了有性生殖,产生的双二倍体卵子与双单倍体精子受精后可形成双三倍体,双三倍体又获得了单性生殖能力。

桂建芳从事研究40多年来始终聚焦异育银鲫和全雄黄颡鱼新品种培育及其种业发展,最终架起了从基础到应用利国惠民的桥梁。由此形成了异育银鲫从亲鱼培育、苗种生产到鱼种培育的水产种业创新链和价值链,推动了鲫鱼养殖产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接着,他介绍了现代水产遗传育种的兴起与发展,并指出中国和国际上近年来对水产品、水产种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同时,他讲述了水产育种技术和理论的进步与创新,并详细介绍了五条鱼类精准育种技术路径。

最后,桂建芳指出目前中国水产育种与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水产精准育种与种业振兴的关键,总结了新中国70年水产育种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他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要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驱动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创新与变革。


【背景资料】

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两届所长和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届主任,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10 余奖项,首创多倍体银鲫遗传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异育银鲫“中科 3 ”“中科 5 等水产新品种 4 个,为丰富百姓餐桌和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做出了显著贡献。


审核人:吴昊